网站banner

首页 \  项目动态 \ 他们把“农家常态”,搬进了幼儿班

他们把“农家常态”,搬进了幼儿班

来源:互满爱人与人国际运动联合会(瑞士)云南代表处时间:2021-08-27 10:22:59浏览:847次

作者:撰稿官员  杨继清

位于腾冲市中和镇的民振村,几百年来一直深藏在当地的一个小山坳里,极少为人知晓。而以前,村子里只有借用村民活动室开设的一个学前班,当地孩子们到了年龄后就会到这儿来上学。校舍虽然简陋了点,却帮助孩子们留住了快乐的童年。

01.jpg 

02.jpg 

当来到这个傍山而居、农家屋宅交错在绿林间的村庄时,万万没想到如今的民振幼儿班让我重新定义了“乡村幼儿班”的概念。

什么是乡村幼儿班?那就是他们把农家的常态全都搬了进来。你能想到的,还有你不能想到的,都被合理的运用到日常幼儿班教学活动中。

03.jpg 

民振的这间村民活动室,其布局与村民们常住的房屋一致,都是“一正一两厢”(当地用语,指一间堂屋、左右两边各一间厢房),用来做幼儿班的活动场所——“教室、午休室、区角”均绰绰有余。还有一进门的小院子,那就是孩子们课间玩耍的小天地。   

不同于日常幼儿班的模样,这些恰到好处的设计好像是故意为之。

04.jpg 

 

农家小水池——观赏养殖区

不知道是谁的主意,老师们把院子一角错落有致的一大、一小两个水池装饰了一番,从外边池塘里捞回水葫芦放在水池里,再放养黑的、红的几条小鱼儿,不仅增添了几分灵动,平日里还能带着孩子前来观察一下这水中的世界。何乐而不为?

05.jpg 

 

农家厨房——魔法厨房与音乐餐厅

07.jpg

新店开张、今日推荐菜品、收银台上仿真的收银机,究竟又是谁把这样一个专业地道的餐厅开在了幼儿班里?

其实,就房子的布局而言这是一间真正的厨房,仔细一看还能看到正中间用瓷砖贴的农家灶台呢。

孩子们最喜欢在这里玩,不是因为逼真的道具摆设,而是站在那个灶台后边就是一名专业的厨师。

与厨房相连的是一间音乐餐厅,竹子栅栏上开满了向日葵,简约不失格调,自然尽显高档。试想坐在里边用餐,是不是心情愉悦舒畅?

08.jpg


农家房屋——教室、阅读区、建构区

把闲置的房屋重新装饰打整一番,布置与创设后变成独一无二、漂亮温馨的教室。

09.jpg

空的房屋稍稍隔挡布置,就能合理将其运用到区角的创设中去。民振的阅读区、建构区,一眼看去简单却又实用。

10.jpg 

11.jpg

 

农家空地——种植基地

在大门口闲置的一小块空地,换做是普通人家也许会摆上几盆兰花或是山茶花。但花了点心思这里就变成了孩子们的种植基地。

栽种几株多肉,再撒点蔬菜种,就可以把绿色留下来了。

12.jpg 

 

农家木板、竹子——玩教具

较城里的幼儿班而言,村子的幼儿班没有丰富的玩教具。但在这儿,老师们把村民们用来烧火的木板、竹子做成了三轮车、独轮车。

这样的乐趣,可比烧火做饭来得有趣多了。

13.jpg

14.jpg 

 

说是幼儿班,却随处可见农家的常态。还有那些破砖破瓦、沙子和木头,你肯定想不到在这里竟然也有它们的一席之地。

微信图片_20210826172404.png 

像是家,却又是幼儿班,才来到这里就已经喜欢上了它。

 

项目介绍:

项目由田家炳慈善基金会资助,项目以早期教育为切入点,利用村庄闲置房屋翻修后作为教室开办非营利幼儿班,家长在当地招聘初中学历以上年轻人并培训其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课程围绕着自然、动物、营养、卫生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通过艺术和音乐来表达自己。混龄编班,孩子们通常3~6岁,通过参加学前教育可以为进入小学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组织当地社区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班的管理事务。通过幼儿班老师及同龄儿童的陪伴,家园共育,帮助留守儿童身心灵健康成长,缩小贫富地区儿童早期教育的差距,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  

4111444 (2).jpg 

本项目由田家炳慈善基金会资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捐赠方的观点或立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