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banner

首页 \  未来希望幼儿班 \ 未来希望幼儿班综合介绍

未来希望幼儿班综合介绍

来源:互满爱人与人中国时间:2016-09-20 00:00:00浏览:4555次

社会问题: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是在于其会影响每一个人的成长和长远发展。一个成年人的大脑通常有大约重1350g,有1000亿脑细胞(神经元)——相当于1000突触。我们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关联我们的行为、能力以及未来生活的呢?刚出生的婴儿大脑通常重390g,随之到7岁会生长到约1280g重。大脑生长主要依靠与外界的互动。Hart & Risley在1995年的研究表明,3岁的孩子生长在爱说话的家庭的词汇量是相反情况的孩子的3倍。Schady and Paxton 在2005的研究表明,在6岁这个阶段,25%最富有家庭的孩子的语言技巧会是25%最贫穷家庭的孩子的2倍。以上表明,教育出现屏障已经在学前产生。我们目前对神经生物学在儿童早期阶段的理解是,从生命的早期开始,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影响健康、学习和行为,直到生命结束。一个儿童的早期阶段对社会会产生乘数效应。在这一阶段接受良好培育的儿童会在学校表现的更好,会有一个更好的机会在全球经济中竞争发展自我。——Mary Young,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2014 年。神经学研究演变成传统的中国文化,即“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实际上在云南省教育厅的统计中,49%的农村学前适龄儿童从来没有听父母讲故事,72%的家长从来没有和自己的孩子互动玩耍。随意对于这些生长在贫困地区由于家庭贫困,卫生条件差,接受很少的精神灌溉和培育,缺乏营养的孩子们更有可能比条件好的同龄孩子在身心成长上发育不良。这些孩子往往在课堂上成绩较差,退学率高。在工作中往往只能接受简单工种,得不到高薪。当他们有了下一代,贫困的恶性循环便一代又一代。(Mary Young,2014 年)。截止到2013年底,由于教育部实施的第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全国的入园率增长到67.5%。但是此数据并非代表各地区分布均匀的情况,在云南省截止到2013年底,这3年的入园率只有49%,然而贫困地区的入园率是更加不乐观:临沧州的入园率只有24%,四川省布拖县只有20%。因此,为了创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在起始阶段,我们需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平等的充足的早期教育机会。


项目解决方案:

互满爱人与人中国的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为西部偏远农村地区无法获取学前教育的3-6岁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帮助他们为小学和未来做好准备。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与当地社区、村委会及政府合作伙伴通力合作,项目采用社区参与模式,得到当地社区的欢迎和支持。社区幼儿班均设立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当地儿童无须长途跋涉,在本村即可享受到学前教育。长远计划中,幼儿班还将成为村子和外部世界沟通的一个连接口。幼儿班的运作和重大决策均有家长委员会的参与,这种方式可确保项目能真正为当地接受,同时,也可以籍此提升家长的能力。幼儿班的教室重新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或找到其他的场所来作为幼儿班教室,比如村活动室、文化室或图书室。项目配备教室桌椅、基本设备和材料。幼儿班的老师是由家长委员会推举的当地人,可能是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的妇女,也可能是外出打工后又返乡的青年,还可能是原先的代课老师。他们植根于本地社区,互满爱对他们进行长达3年的全方位的培训,项目结束后,他们将成为散布在各个社区的种子,发挥更大力量促进社区的发展。未来希望幼儿班项目自2008年开始,在云南省镇康县、香格里拉县、元阳县、龙陵县、西蒙县和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湖北省蕲春县开展。截至2015年底,2036名儿童就读95所幼儿班。2008年至2015年,累计8088名儿童就读农村混龄幼儿班。


                           

项目结构.jpg

                         

项目理念:
未来希望幼儿班 (Preschool of the Future,简称“POF”)是为了防止贫穷儿童成长为贫穷成人。这是一个长期的深入社区的公益教育项目,目的是为少数民族贫困儿童创造更为公平的教育平台。减少代际贫困的传递。项目关注政府及其他机构未能覆盖的边远农村的早期儿童教育,利用现有资源(闲置教室、培训当地村民成为幼儿班老师和现有教学材料)为更多农村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机会。项目也注重儿童健康营养问题。项目为儿童提供日常营养加餐。项目的可持续性在于培养社区的能力。包括培养农村当地社区幼儿教师,以及培养村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项目集中照顾社区小孩有助于“解放”妇女的劳动时间,有助于有适龄儿童的妇女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家庭经济建设活动,从而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社区提高生活水平,减少贫困的目标。

                                                


1211.jpg

项目方法:

1.地点:幼儿班均设立在边远贫困地区的自然村,当地儿童无须长途跋涉即可享受到学前教育。

2.龄班级:3-6 岁的儿童组成的混龄班制。

3.教室:利用村庄闲置小学校舍、活动室、文化室或图书馆等,重新利用并装修成儿童活动场所。项目配备基础教学设施和材料。

4.家长参与:成立家长委员会,并组织家长委员会和老师对幼儿家长进行培训,包括儿童早期发展,卫生知识,营养和健康知识,国家政策和权益。

5.双语教学:互满爱工作的地方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山区,所以授课语言为本民族语言和普通话。

6.本地教师:由本地社区家长委员会推选;需具备至少初中学历(9 年);互满爱项目对其进行 3-5 年的支持和培训。

7.社区主导的组织:幼儿班的运作和重大决策均有社区参与,这种模式尤其受到当地社区欢迎。

8.管理与支持:常驻当地的项目团队,一个项目主管督导、评估和指导10个社区幼儿班教师。

9.教材开发:不断整理项目实地经验,结合政府相关教材,开发中国农村儿童早期教育材料,并对已开发教材进行完善


相关链接:  西盟县“小太阳幼儿班”项目介绍 
         卡瓦格博计划——云南少数民族儿童早期养育与发展项目子项目农村社区幼儿班 
       
云南镇康县互满爱未来希望幼儿班
       
凉山布拖县互满爱未来希望幼儿班

分享到: